鲁毅大连市美术教研员、大连市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多次参加青少年美术评比大赛和各项培训及教研活动,有丰富的经验,是大连市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助推人。
请问小朋友应该怎样画“美丽的水世界”呢?
鲁毅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先要了解水。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方面、多角度去探寻水的知识;有水怎样?没水如何?水能为我们做什么?我们又能为水做什么?
家长、教师和孩子一起共同了解水,查找有关表现水的美术作品及影视、音乐等,汲取营养,用拟人、夸张、变形等手法去表现、去创作。怎样是你心中的美丽的水世界?
学习有关表现水的美妙的词语,通过画面下的释文写出来。图配文,共同来表现心中对美的理想……

王百会新商报周刊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您是怎样理解"美丽的水世界",觉得优秀作品是怎样的呢?
王百会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未来的人类危机,不是能源危机,而是水危机!江河断流、湖泊缩小、水质污染……没有了安全的水资源,山清水秀的美丽风景将不在,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将终结。保护好水资源,就是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切与水有关的展开丰富想象力的、适合漫画表达的有故事性、有思想性、有正能量的作品!

请问您对今年的主题思想是怎么看的呢?
请问您对今年的主题思想是怎么看的呢?
馨月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
国学也可以通过四联漫画大赛来一点点渗透,比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孕育着思想内容丰富的水文化。国学精粹中,各家都在自身所主崇的思想基调上形成了内容各异的水文化。在水景观的营造中,适当融入国学精粹中不同思想学派的水文化,能为景观注入鲜活的气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营造水景观时,充分了解这些不同思想学派所感悟出的水文化。当然,这些国学中的水文化必须与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才有生命力。
三教中之水易学中与水有关的记述还涉及到河图洛书的典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后人也多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易学中认为,河图最初出于龙马背上,而洛书处于神龟壳上;龙马出于孟河,而神龟则出于洛河。可见,河图洛书的诞生都是与水紧密关联的。虽然易学中有关水的记录和论述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点,但可以总结出的是:易学只是对水这一物质形态本身有所探究,而对水文化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没有将水性上升到一种学派思想的高度。
儒家思想儒家认为,水代表了德,人们应该向水学习,君子应该像水那样不断流动和永不停息,顺其自然地加强道德修养。
水为孔孟思想中重要的意象及哲学思想表达的隐喻。就意象与哲学思想的关系而言,水思想并非独立于孔孟哲思之外,而是与孔孟思想紧密联结。孔孟思想以尚水之动为主轴,流贯其中,呈现出日进不懈、自强不息的直线流动模式。 《论语》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作中较多地提到了尚动之水与行仁、为政和心性等的关系。《论语·雍也》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述了水与行仁的关系。《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论述了水与为政的关系。《孟子》借水喻人性的精辟论述更是对后人影响尤深:“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由以上内容可知,孔孟之水思维除前人所论之政治、心性及治水等范畴之外,更与孔孟理想境界有关。孔孟水思维具有从宗教仪式转化为理性道德的发展脉络。就时间之今天、昨天与明天三种面向来说,孔孟所关心的是对“今天”的执著与体悟。尚动之水与孔孟思想关系论述中,可以发现日进不止之水与孔孟自强不息、及时奋斗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道家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无为”并非真的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质还是一种有为,这一点,与水之“以柔克刚”、“柔中见刚”的社会性情极为相似。道家以水象征道在流变,比喻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天下“攻坚强者莫胜于水”。可见,道家思想与水,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以柔克刚”、“柔而隐则于内”本质的共同展现。
道家《老子》、《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等作品中都有关于水性的深刻阐述。《老子》书中许多章节的内容都与水有关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在《老子》书中,“水”是“道”的物理原型,“道”是“水”的哲学升华,二者如影之与形,关系十分密切。《太一生水》承袭了老子的尚水思想。“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这体现了在宇宙演化中,太一生成天地之先,水起了关键的作用,“太一生水”说是对老子“尚水”思想的承袭与发挥。《管子·水地》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水为“万物之本原”的学说。它发挥了老子尚水的思想,强调了水的作用。道家有关水的论述体现了“道”柔而不争的无为之道的德性,它与茶性、人性可以说是一体的。可见水的性质水动不息,静则保在其中。所以水被老子喻为上善。它随着自然的运行与变化而存在。它在方为方,在圆为圆,顺自然而成行。世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它总是向低处流。它的特性构成了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
其他学派水文化不仅仅存在于以上三大思想派别中,它在兵家、墨家等诸多思想派别中广泛存在。兵家的孙子汲取他人对“水”的思辨认识,借助了古代中国盛行的象形思维方式,从水的自然特性体悟到了兵家以弱胜强的战略发展观和以柔克刚的战术策略观。《孙子兵法》一书就有15处提到水,一是使用“水”字的本义,主要见于《行军篇》和《火攻篇》;二是采用明喻类比的方式,辩证地以水喻兵,借水的形象阐述自己对战争规律的认识,主要见于《形》、《势篇》和《虚实篇》。如《孙子兵法·虚实篇》就认为“兵”、“水”同形:“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困地而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墨家则出现了专门针对水攻的专著,如《墨子·备水》。墨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极力反对侵略战争,力主并实践防御,即用防御战争来反对战争,实现“武装和平”。《备水》篇中就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对付水攻的措施。
科学之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以及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等。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水道同时也解决了运输问题。现代工业农业更是需要大量用水。因此水的分布对经济布局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人类也通过水路运输来载运旅客和货物,发展经济。人类对水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水本身,而且也对水能进行利用,水电站就是把水能转变为电能的工程设施。另一方面,水涝害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对人类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人类修建水利,保护自身的安全并利用水为自己服务。在保健上,人类通过水疗以防病治病。由于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因此形成了一些专门与水有关的研究领域:水力学: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水静力学水动力学水弹性力学:把液体和固体弹性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动力系统来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水文科学: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的学科。 水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性质、形态特征、变化和时程分配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和水文科学的交叉学科。水文气象学:研究水文循环和水分平衡中同降水、蒸发有关问题的学科。气象学与水文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和各种元素在水中迁移的学科。还有一些与水有关的工程学科:水处理:利用人工方式强化水的自然洁净过程,提高水的自净效率,使水的循环效率提高,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要 给水处理为达到人类可以使用的标准而对水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产废水处理
宗教与水由于水有洗净的功能,因此在宗教之中,水往往被认为能洗净人身体及灵魂上的罪恶。基督宗教之中,在旧约圣经记载,创世之初上帝为了人类的罪恶以洪水灭世,在新约之中,耶稣本身受过洗者若翰的洗礼,后来基督徒是经由受洗礼圣事进入教会,福音中记载耶稣行过许多与水有关的奇迹,在加纳的一场婚宴中,他将水变成酒,此外还在水面上行走。天主教的圣水被认为能涤净罪愆,某些圣地的泉水被认为可以治病。在东方宗教之中,印度教的传统是人的一生中必须到瓦拉纳西以恒河之水沐浴一次,洗净一身的罪恶。在更东方的中国,大乘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是手托柳枝净瓶,普施甘霖;道教之中,则有以符灰泡水供人饮用以治病的习俗;风水之术则认为一切物体方位对于运势均有影响,水就是影响环境的因素之一。
人文之水由于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以及它的独特特性,在文学、神话、艺术等文化的各个领域中,经常会出现带有特殊寓义的水的形象和借代。水与艺术雕塑方面:冰雕、雪雕。绘画方面: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山水画建筑方面:水舞、亲水公园、中国园林理水方式舞蹈与戏剧方面:现代舞蹈表演剧团云门舞集的作品:水月,九歌 (舞剧)。音乐方面:韩得尔著名的交响乐作品水上音乐水与文学文学方面:由于具有澄澈、柔弱、纯洁的外表,水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女性。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神话:大禹治水、河伯娶妻。鬼神 印度的水神阿婆姆那婆特Apam napat中国的洛神、龙(海龙王)、水鬼书:山海经、水经注、水浒传、马塞尔·普鲁斯特写的追忆逝水年华、尚·多明尼克·鲍比写的潜水钟与蝴蝶、徐四金写的香水_(小说)、张曼娟写的海水正蓝。
水上运动人类虽然天生不能在水中生活,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学会游泳以及驾驶船只。由此也逐渐衍生出许多水上运动,主要有:游泳- 跳水- 水球- 花样游泳- 划船- 赛艇- 皮划艇- 帆板运动- 摩托艇运动- 水橇运动-滑水板- 冲浪- 潜水运动- 蹼泳- 水下定向-水中狩猎- 水下摄影感知
想了解更多水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
只要年龄符合3~12岁,即可报名参加此次大赛!
报名咨询电话:0411-82563593/82829798